三根手指便能知健康,一碗湯藥、一根銀針、一炷艾灸,常常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中醫也一直披著一層朦朧的面紗,神秘難懂,那些流傳千古的中醫特色療法,或多或少地也被人們悄悄遺忘,其實,中醫特色療法是與眾不同的,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談談這方面的話題:
今日探討:中醫外治中的中醫美容
中醫針刺
針灸是我國古老的保健療法。它是根據中醫理論,采用毫針對人體的俞穴進行直接的刺激,對增強身體機能、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具有相當不錯的醫療保健作用。
中醫火罐
火罐療法是傳統中醫療法,借助熱力排除罐內空氣吸著于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保健推拿
推拿是一種中醫自然療法、物理療法。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于病患的體表、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目的。
精油刮痧
精油刮痧借助神經末梢的傳導以加強人體的防御機能,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環增強,加快新陳代謝。有宣通氣血、發汗解表、舒筋活絡、調理脾胃等功能。
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利用純天然植物精油的芳香氣味和中藥本身所具有的治愈能力,以特殊的按摩方法,經由嗅覺器官和皮膚的吸收,到達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
中藥熏蒸
熏蒸療法以中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用煮沸后產生的氣霧進行熏蒸,借藥力熱力直接作用于熏蒸部位,達到擴張局部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溫通血脈、祛毒殺菌、清潔傷口、消腫止痛,最后達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特色督灸
督灸是基于傳統中醫外治法的理論結合傳統灸法的特點,創新的一種特色外治技術。督灸的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鎮痛藥物所不及的。它涵括了經絡、俞穴、藥物、艾灸、發泡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優勢,具有益腎通督、溫陽散寒、壯骨透肌、破淤散結、通痹止痛的功效。
中藥浸泡
中藥泡腳,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屬于中醫足療法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易誘發多種疾病。中醫泡腳則可以根據體質選擇用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祛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